Sunday, October 23, 2011

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操作概念(在2015年6月23日增訂:止損)



承上文章: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常識

投資 (Investment)、投機 (Speculation)與賭博 (Gambling)
投資
經過深入研究影響某資產價值直接相關的因素後,認為持有該資產(的權益如公司股票和債券)後會有較大的長期收益,因此而作出相應的交易活動。純粹的投資活動不會理會短期資產價格的波動。

以風險角度衡量,投資是由零至低度風險的交易活動。

以買入樓宇和藍籌股作長期持有為例,買家祇關注長期持有期間的收益,如租金、股息等等,而不太關注持有資產期間的價格波動,這是投資。


投機
在趨勢形成時跟隨趨勢作出交易,認為在趨勢完成時會有較大收益,因此而作出相應的交易活動。純粹的投機活動非常着重短期資產價格的波動。

投機與賭博,其實祇是一線之差。投機,即是趁勢,勢有真假,能趁真勢便贏錢;否則,不但未能贏錢,有時會輸凸。能大部份時刻都趁真勢而贏錢,這是投機;否則,這是賭博,投機者要趁早收手,免墮入嗜賭的深淵中。

以風險角度衡量,投機是低至中度風險的交易活動。

以買入樓宇和藍籌股作長期持有為例,買家祇關注持有資產的價格波動,而不太關注持有資產期間的收益,如租金、股息等等,這是投機。

相關文章

進階思考問題:香港的匯豐控股、長江實業是行業中的龍頭股,股價在 2003 年「沙士」期間跌至低位,膽大心細的投資者趁低位買入,相信股價在長遠來說會大幅上升。這是投資,或是投機?


賭博
簡單地說,在毫無理據或缺乏充足理據的情況下,認為有幸運之神眷顧或不理性的交易活動。

現在筆者亦接受以下的說法:在結果不確定的環境下,有人認為勝算不高的某種結果(如我會中頭獎、今年農產品會有好收成等)會發生,並以行動配合(如下注、努力耕種等),這人就是進行賭博。若有更好的說法,請留言,先謝過了。

另外,在眾多筆者可接觸到的定義中,有以下的參悟:「遊戲參予者有極強勝出的慾望,並積極參予遊戲,以為有必勝的把握,但事實上卻不然。」這豈不是對病態賭徒的最佳形容嗎?若投資者覺得自己有以上所形容的表現,應立即停止交易,並尋找相關的專業人仕作出評估。

從以上眾多對賭博的說法,都沒有指出賭博的遊戲形式和注碼。可以說,賭博祇是行為和心態的體現,而非如一般社會大眾的看法和價值判斷—例如打麻將可被一般人視為進行賭博。

以風險角度衡量,賭博是高度風險的交易活動。


一般而言
每次入市交易或多或少都有賭博成份(因為我們不是神,無法預知將來所有事物的發展),所以每次入市前都要小心,務必要將賭博成份減到最少



表面上,從操作的層面來看,投資、投機和賭博都是先將本錢放上,經過一段時間後,放上本錢人仕根據得出的結果而取得回報,有時取回的比本錢多,有時少,有時輸得連本錢都不足,要付出更多本錢才能夠避免負債(即股票市場術語的「補倉」)。不過,在本質上,投資、投機和賭博始終都有分別,為避免沉迷賭博,對投資、投機和賭博的概念一定要有認識,並要警惕自己。

如上所述,投資、投機和賭博在本質上是有分別的。投資和投機着重提升致勝率和管理風險,而賭博是不着重的。換言之,真正的投資和投機者會將大部份資源放在提升致勝率、減少風險和減低虧損,所以他們很少進行市場交易,很多時候都是等待最佳入市時機出現才進行交易。另一方面,賭博人仕時常進行市場交易,不會等待最佳入市時機出現才進行交易,更不會將大部份資源放在提升致勝率、減少風險和減低虧損之上,所以賭博人仕在行為上比真正的投資和投機者顯得比較怠惰、煩躁和很不理性;若有以上徵狀的人仕,應要尋求相關專業人仕協助

筆者認為,投資和投機是提升致勝率和管理風險的藝術。怎樣提升致勝率,怎樣管理風險,真的各施各法,並沒有一定的客觀定律,但一定而唯一的鑒定準則,是所用的交易方法會得出多盈利而少虧損的果子。

在任何的投資市場中,真正的投資高手是祇會進行低風險的交易,並配合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控制風險。坊間的「賺得大錢,就是投資高手」的說法不大正確,亦大有斟酌餘地(首先,怎樣釐定賺大錢的客觀標準),更不能幫助一般投資者培養正確的投資態度。

開倉 (Opening Transaction) 與平倉 (Closing Transaction)
市場交易員透過做出有盈利的交易維生。交易員所作出的交易,都會分為兩部份:開倉與平倉。開倉就是買入一個或多個商品或相關的權利,期望在可見的將來會有盈利,例如某投資者在未擁有匯豐控股股票及相關的權益下,買入匯豐控股股票(看好)或匯豐控股認沽期權(看淡),並期望將來產生盈利。平倉就是賣出在開倉時所得到的財產或權利,達到鎖定利潤或虧損的目的,例如在以上的例子中,在已擁有匯豐控股股票及相關的權益下,賣出匯豐控股股票(看好)或匯豐控股認沽期權(看淡),將利潤和虧損的數字鎖定下來。
震倉
震倉是市場大戶或莊家對其他持有商品或相關權益人仕的一種手法。一般來說,大戶在市場上製造短期的價格波動,作出短期而劇烈的價格虧損,以圖將持有者所持有的商品或相關權益「震」出來,而大戶亦可在低價接貨,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。

一般來說,市場大戶為求利潤最大化,震倉在任何投資市場都會出現而無可避免的,而震倉通常都在事後才能獲得確認,所以在作出交易前,一定要考慮怎樣面對短期而劇烈的價格波動,而價格到達止損位時又怎樣應對。坦白地說,這是所有市場參予者要面對的難題之一。

要將被震的風險減低,一般來說,市場週期要較長,價格要偏低(若做沽方,價格要偏高),市況要在某價格區域橫行一段時間後才開倉。當然,制定的策略越安全,錯失的機會越多,這是無法避免的,投資者要衡量。有些投資者祇會投資於某些行業的龍頭股,在偏低的股價買入或增持股份而長線持有,就是避免被「震」走,取得最後勝利。在這方面的著名表表者,眾所周知,毋須筆者在此表明。


止賺 (Cut Gain) 與止損 (Cut Loss)
為甚麼有止賺和止損?為了保存資金實力,可以長期地在市場穩定地作戰;有如人的一生要有好的體魄,才可以真正地領略人生一樣。

為甚麼止賺?始終真正可以落袋的才是屬於自己的。

這亦是當年股神畢非特過早沽出中石油的背後原因(雖然股神曾經因此而被人嘲笑一番)。道理與忌「摸頂沽空」如出一轍。

為甚麼止損?避免遭到沒頂,連將來的入市資金都輸掉,沒法翻身。況且,在散戶角度來說,極速止損的另一優點是可以將被鎖上的資金釋放出來,令交易員可以有足夠資金捕捉下一個機會。有經驗的市場人仕,在入市前他們一定會預備應付連輸數次的資金。「小病不醫,大病難治」,絕對可以充份形容止損在交易中的重要性。

在金融海嘯前,Lehman Brothers(雷曼兄弟)是過百年的投資銀行老店。祇是搏得太盡,沒有做好風險管理,即使是過百年的老店,最後都要在金融海嘯中灰飛煙滅。人們記起 Lehman Brothers 的,祇會是那一次的灰飛煙滅,而非之前過百年的豐功偉績!

換一個說法,有效的止賺機制是為了提升致勝率,將在市況逆轉時蒙受損失的機會減至最低;而有效的止損機制是為了減少長期虧損,並將遭逢沒頂之災的機會減至最低。所以在入市(作出交易)前一定要有有效的止賺與止損機制。

損失越少越好,眾所週知,毋庸贅言。但在投資市場,常會發覺所定止損位與入市位越接近,會被刺穿止損位而觸發止損操作的機會越高,同樣可造成不菲的損失。怎樣定下止損位而令最終損失不致過大,也是一門學問,而不同投資市場的表現也有所不同,所定的止損位也會有所差別,筆者無法在此作出簡單介紹,所以散戶投資者也要在單一投資市場經過一番揣摩才會有所體會。

問:在你現今的操作生涯中,有任何環節要承受好似 Lehman Brothers 的「一次意外,足以致命」的風險嗎?
答:若果有,無論該環節的風險如何的小,都不能掉以輕心。若投資工具牽涉的槓杆比率越大,越要更加重視。

問:若每次輸了都要執行止損,若每次交易都損手,那豈非止損祇會令交易員輸錢?
答:止損祇會令交易員減少損失和減少遭到沒頂的機會,但並不足以令交易員有盈利。要有盈利,每次交易一定根據有相當高勝出率和符合市場運作的方法。

看到這裏的讀者,都會明白到要在金融市場穩定地勝出,絕不容易,除了要找出有相當高勝出率和符合市場運作的方法之外,亦要等待適當時機出現才可作出交易。要穩定地勝出,不易,要輸掉,很容易。例如你有一百萬元,若祇輸掉十萬元,即輸掉資金的10%,隨後若從所剩餘的九十萬賺十萬得出和局,即要贏所剩餘資金的11%。若輸掉五十萬元,即輸掉資金的50%,隨後若從所剩餘的五十萬賺五十萬得出和局,即要贏資金的100%,難度大增。所以,以上例子已經說明止損要從速保存資金實力的重要性。

投資風險越高的產品,越要有有效的止賺和止損機制,而止損機制更要嚴格執行

小心,金融圈是醜陋的!

最後,祝大家在投身金融圈的路途上得到美滿的成果。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